目次
近幾年來,企業及上市櫃公司之間越來越常聽到CSR及ESG,
其評比分數也越來越受到供應鏈及消費者重視,也變成了企業合作、金融融資等評估指標之一,
不僅是金管會有越來越具嚴謹的規範外,
連同「天下雜誌」及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」也都有具有相當規模的參賽評比,
除了製造業需要遵守規範,接露公司治理資訊、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外,
連同服務業、餐飲食品業、金融業、不動產營造業、醫院及大專院校政府機關……等,全台中小企業、上市櫃公司也都紛紛動起身來為「永續發展」付出一份心力。
今天西編就用一篇文章的時間,讓你了解這國際運動-「ESG企業永續發展」!
什麼是ESG?|三大指標 E、S、G各自的意義
1. 「E-環境Environment」:企業對氣候、生態及環境的保護,如:廢水/廢氣的處理,節約能源消耗等
像是公司規定,隨手關緊水龍頭及電燈、垃圾回收正確分類,
紙張重覆再利用、自備碗筷減少一次性使用的餐具等,都是可算是對環境的努力。2. 「S-社會Social」:
意旨希望企業對於人權的支持、維持良善的社區關係、員工雇員的薪資福利、客戶/消費者的保障等,能有其能力所及可參與、付出努力的責任
如果舉辦社區假日課程,教導長青族使用社群媒體,如:IG打卡修圖、Facebook發文,
或是與鄰近國、中小合作,培養邏輯能力與初階的程式撰寫、線上修圖,多元啟發學生的興趣。
3. 「G-公司治理Governance」:
董事會/公司決策者對於企業的管理與經營,對外、對內的風險管理,利害人關係的維護、供應鏈廠商的權益及勞工工作環境安全等,攸關於公司營運上的大小事項。
ESG表現不再只是評估企業對社會的貢獻,
應當作投資人檢視企業是否能長期經營的投資指標
ESG不僅是企業參與社會的責任,也是投資者、股東及金融業對於企業的檢核表,
聯合國於2004年發佈《Who Cares Wins》提出:「ESG的行動與分數,能夠顯現出這間企業的長久性及財務表現」,
白話來說,就是ESG評分越高的企業,越能得到投資人的信賴,相對的就能走得比較長久,
加上永續經營已是全球性共同目標,
政府也於去年2021年公布「綠色金融2.0政策」、「公司治理3.0」等相關ESG企業永續政策,
也為了與國際接軌,政策上更加督促企業不能一昧地追求財務報告數字好看漂亮,
而不重視環境、能源等社會議題,如:廢水處理、節約能源等,會讓社會利益受損的行動。
ESG永續經營,核心在於「取之於社會、用之於社會」,一家財務透明清楚,且營運策略低風險又穩健,就能獲得大眾及投資人的支持,更能長久經營下去。
ESG、CSR及SDGs的差別
有三個常見的名詞要先搞懂,它們彼此間如此相似,但在定義上其實有著很不同的解釋:
SDGs:全球永續發展的方針指南
為了促進全球人權、減少貧窮差距以及改善社會如:氣候及環境保護、生產與消費的責任,聯合國於2015年制定了17項核心永續發展目標及其細項指標-「2030永續發展目標」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簡稱:SDGs)。
其定位是「全球各國以及其人民」需朝向的核心目標,如:《巴黎氣候協議》
其中所提到的核心目標,也連動到了CSR及ESG的行動與思維上。
所以是涵蓋的面向來說,是三個裡面最廣的,且又細分為169 項細項目標,從原本2015年的計畫拉長到 2030年全世界共同努力經營的目標,大意內容可以縮減為:
「致力消除貧窮及飢餓,建立健全的社會福利以及和平的制度,及教育普及、減少社會的不平等及支持性別平等,
在能源與資源上,希望大家都能獲得乾淨且衛生的能源,例如:水資源,且這些資源都是每個人的經濟可負擔的起的,
然而經濟發展除了建立基礎、能抵禦災害的建設外,如:水庫、發電所等,也希望創造社會就業機會及產業不斷創新,
並能良好維護社區及城市的居住品質,民眾能理性消費,企業負責任的生產產品,不影響到環境生態,也不過度生產,
保育陸海空的生物生態,減緩對氣候及環境的破壞…等,任何一個人都能付出心力,達成長久且良好的社會運作;
這些項目不只是單單各國自己關起門來,自己處理,
SDGs更希望能建立『國與國的夥伴關係』,彼此互相幫忙,來維持全球永續經營!」
上圖為聯合國宣布的17項SDGs核心指標
CSR:企業對社會的責任擔當
CSR的全名是「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」,顧名思義如標題所言,是指企業不能只著重追求金錢利益,更需要對小至供應鏈、股東、勞工雇員等利害人關係,
大致環境、經濟等必須擔起一定的責任,促進社會提供正向成長的影響力,
其核心所涵蓋的內容,是以「企業」為主體,所以與SDGs的「全球性」有著很不一樣的量體跟規模。
而另一種CSR中文解釋是-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s-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:
指的是將企業能力所及可兼顧的利害關係人權益,
將其具象化並接露於書面電子檔、網站CSR企業社會責任單元等,大約更新頻率都是一年一本的頻率。
ESG:永續發展的實質行動,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
ESG企業永續,可解釋為三個面向「E-環境Environment」、「S-社會Social」、「G-公司治理Governance」,ESG可以說是企業實踐社會的責任的實質行動,原因是因為CSR是一個範圍也蠻廣的概念,
而ESG將其更明確的理出能實現的行動,讓企業有方向去執行!
ESG企業永續獎
台灣兩大指標型評比單位:「TCSA台灣永續發展基金會」及「天下永續會」
「天下永續會(天下雜誌)」及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-TCSA台灣永續發展基金會」針對ESG企業永續經營舉辦了一年一次的評比,
依照不同的單位,有著不同的評分方式與標準,
也會依照產業、營業額去分類,
報名時間大都落在「年中截止報名,年底前公布得獎名單」,
2023 第十六屆TCSA台灣永續獎報名資訊,點擊了解TCSA永續獎參賽資訊
【參賽時程】
一、線上報名及繳件日期:3月13日(一)起 至 8月10日(四)止。
二、評選結果通知:10月下旬以電子郵件個別通知獲獎單位。
三、頒獎日期:11月15日(三)公開頒獎表揚。
2022 第十五屆TCSA台灣永續獲獎名單,查看ESG獲獎名單
ESG企業永續發展,
不再只是概念而已,而是可以被數據化的「檢核表」
社會大眾都期待著各大企業的表現結果,評比的結果越好,就像是幫企業裝上了加速器,
可得到各方的肯定與信賴,
除了讓一般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產生信賴,
也能讓投資人/銀行金融等更放心且積極地與我們合作。
相信你已經了解什麼是ESG、CSR跟SDGs的定義,
下一篇告訴你為什麼ESG這麼重要,
而且評比上的愛貝斯會怎麼幫上市櫃公司、企業的ESG網站設計進行把關!
ESG企業永續|常見的專有名詞
1. SASB(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,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)
傳統的財務報告並未加入ESG規範,因此,為了使投資者更了解企業價值,減少評價的落差,SASB制定出更完整的永續資訊揭露標準,訂立出5大面向、11項產業別、77項行業別與26項通用ESG的議題。目前國內除了採用GRI準則評比企業績效外,SASB準則同樣受到重視,在2022年,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已將SASB準則納入評比項目。2. TCFD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)
為協助企業的利害關係人了解重大風險,金融穩定委員會(FSB)成立了TCFD,訂出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建議,包括四大項目:治理、策略、風險管理、指標與目標,也響應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3氣候行動。3. CDP(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,碳揭露專案)
依據TCFD所提出的氣候財務資訊揭露建議所制定的問卷,希望讓企業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,評估未來風險和機會以擬定對策,並公開揭露相關碳資訊,除了能帶動企業永續發展,更能讓企業的投資人、利害關係人獲得詳細與透明的環境資訊,目前台灣已有上百家企業參與。4. SBTi (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,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)
為了因應全球暖化的嚴重趨勢,CDP(碳揭露專案)、UN Global Compact(聯合國全球盟約)、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(世界資源研究所) 及World Wildlife Fund(世界自然基金會 )共同提出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(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, SBTi),透過設立明確並具科學根據的目標,以提升企業的永續發展。以下為SBTi的三大方向:- 碳預算: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.5°C和遠低於2°C可以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
- 排放情景:減排的規模和時間
- 分配方法:各企業碳預算的分配
5. RE100、EP100、EV100
TCG(The Climate Group,氣候組織),為了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,與相關組織合作提出以下三個行動方案,並鼓勵全球企業一同參與,實現永續經營。RE100(Renewable Energy 100):TCG與CDP合作組成RE100,制定再生能源相關規範,並要求所有加入的企業需承諾100%使用再生能源,建立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統,以達成綠色經營的目標。
EP100(Energy Productivity 100):為了減少能源浪費,並更有效率地利用能源,降低溫室氣體排放,TCG與Alliance to Save Energy(節約能源聯盟)共同組成EP100,並要求加入EP100的企業需承諾其中一個目標:
- 將能源生產力提升至2倍
- 減少能源浪費
- 擁有並實際使用智慧能源建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