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2009年iPhone 3開始敲開台灣智慧型手機大門的那一刻起,智慧型手機開始以等比級數的成長量席捲全台。依愛貝斯的觀察,使用行動裝置(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)瀏覽網頁的比例開始攀升至總上網數的四成多,也就是10個潛在客戶有4個是用行動裝置瀏覽你的網頁,因此網頁能不能在智慧型手機上方便瀏覽,成為一件很重要的指標。
很多人在接觸智慧型手機時,除了要學著摸索操作截然不同的手機系統外,另一件事就是到處詢問「要裝哪些APP?」,也讓業者一窩蜂的投入APP的開發,似乎自家沒有個App就跟不上時代。但是,現階段花大錢開發APP,真的是一件好事嗎?
APP的迷思
能在APP store搜尋到自家應用程式雖然值得驕傲(?),但是實際下載後能維持長時間不去刪除的消費者並不多。真的留在手機裡而又保持更新的程式,以遊戲軟體、娛樂程式(如電影時刻、線上影片)和社交程式(如Facebook、Line)佔絕大部份,這一點除了從App排行榜可得知外,看看自己的手機也是很準的:推估一下哪些是你每日必開的APP,哪些是下載以後很少開啟的APP,你會發現智慧型手機仍是以放鬆休閒目的為走向,除了這些項目之外,若非有特定功能的應用程式,很容易在手機大掃除中被移除,甚至一開始就不會下載。
因此,單看下載次數是不準的,應該是去想「怎樣的APP會讓消費者想留在手機裡」。Content仍是王道,如果你要做的只是公司、產品介紹等資訊,反過來要問自己:我會將其他公司的介紹資訊留在自己的手機裡佔空間嗎?
APP與手機版網頁有什麼不同?
如果不是運用到一些手機的特殊功能,如陀螺儀、GPS、相機…等,其實一般行動網頁足可應付。是不是需要做APP,仍需視產業及APP的內容而定。7-11推出的「卡路里日記」APP,便成功地將銷售食品的品牌形象與應用程式結合在一起。
比較看看:
顧好60%的消費者,電腦版網頁也要定期健檢
行動裝置再怎麼普及,別忘了還有60%的消費者使用電腦、Notebook上網。許多業主將官方網站當成「一次性付款(one-off payment)」,做了一次網站就打算要流傳到子孫後輩。但早期設計的網站如今已不見得能順暢的跨平台、跨瀏覽器使用,更別說在行動裝置上操作,而早年的設計也已與目前流行的視覺要素不同。如果以上都不符合,這也不能怪你的網頁設計公司,誰能在2008年時想到5年後會有智慧型手機上市呢?
而Google更在2015年4月21日大張旗鼓地宣布會將手機體驗不好的網站被排到比較後面的位置
請見科技橘報《手機體驗不好,今天開始你的網站在 Google 會被排到很~後面》
在考慮製作手機版網頁、甚至APP之前,建議應定期為電腦版網頁「健康檢查」,用自己客戶的角度來審視公司網站是否仍有吸引力、是否便於操作。
檢查項目:
1. 網站可用IE、firefox、chrome、safari等不同瀏覽器開啟。
2. 網站可用iPhone、iPad開啟。
3. 網站可用Android手機或平板電腦開啟。
4. 網站設計與公司目前的識別系統一致。
5. 網站設計、架構規劃與公司目前年度行銷案方向一致。
很多人在接觸智慧型手機時,除了要學著摸索操作截然不同的手機系統外,另一件事就是到處詢問「要裝哪些APP?」,也讓業者一窩蜂的投入APP的開發,似乎自家沒有個App就跟不上時代。但是,現階段花大錢開發APP,真的是一件好事嗎?
APP的迷思
能在APP store搜尋到自家應用程式雖然值得驕傲(?),但是實際下載後能維持長時間不去刪除的消費者並不多。真的留在手機裡而又保持更新的程式,以遊戲軟體、娛樂程式(如電影時刻、線上影片)和社交程式(如Facebook、Line)佔絕大部份,這一點除了從App排行榜可得知外,看看自己的手機也是很準的:推估一下哪些是你每日必開的APP,哪些是下載以後很少開啟的APP,你會發現智慧型手機仍是以放鬆休閒目的為走向,除了這些項目之外,若非有特定功能的應用程式,很容易在手機大掃除中被移除,甚至一開始就不會下載。
因此,單看下載次數是不準的,應該是去想「怎樣的APP會讓消費者想留在手機裡」。Content仍是王道,如果你要做的只是公司、產品介紹等資訊,反過來要問自己:我會將其他公司的介紹資訊留在自己的手機裡佔空間嗎?
APP與手機版網頁有什麼不同?
如果不是運用到一些手機的特殊功能,如陀螺儀、GPS、相機…等,其實一般行動網頁足可應付。是不是需要做APP,仍需視產業及APP的內容而定。7-11推出的「卡路里日記」APP,便成功地將銷售食品的品牌形象與應用程式結合在一起。
比較看看:
APP | 手機版網頁 | |
---|---|---|
費用 | 一套至少30萬起跳 | 與一般網站費用相同 |
製作時程 | 1~3個月,不包含上架審核時間 | 1~2個月 |
使用平台 | 需依iOS、Android設計不同APP 分別在App Store、Play Store上架 相對的,必須花2筆APP的設計費 |
可跨平台使用 |
便利 | 需下載後才能使用 | 不必下載,點開網頁即可 |
手機資源 | 下載後將佔用手機空間 | 不必下載,也就不會佔用空間 |
更新 | 需被動邀請下載者更新 | 自行更新即可,消費者每次瀏覽都會讀取新資料 |
顧好60%的消費者,電腦版網頁也要定期健檢
行動裝置再怎麼普及,別忘了還有60%的消費者使用電腦、Notebook上網。許多業主將官方網站當成「一次性付款(one-off payment)」,做了一次網站就打算要流傳到子孫後輩。但早期設計的網站如今已不見得能順暢的跨平台、跨瀏覽器使用,更別說在行動裝置上操作,而早年的設計也已與目前流行的視覺要素不同。如果以上都不符合,這也不能怪你的網頁設計公司,誰能在2008年時想到5年後會有智慧型手機上市呢?
而Google更在2015年4月21日大張旗鼓地宣布會將手機體驗不好的網站被排到比較後面的位置
請見科技橘報《手機體驗不好,今天開始你的網站在 Google 會被排到很~後面》
在考慮製作手機版網頁、甚至APP之前,建議應定期為電腦版網頁「健康檢查」,用自己客戶的角度來審視公司網站是否仍有吸引力、是否便於操作。
檢查項目:
1. 網站可用IE、firefox、chrome、safari等不同瀏覽器開啟。
2. 網站可用iPhone、iPad開啟。
3. 網站可用Android手機或平板電腦開啟。
4. 網站設計與公司目前的識別系統一致。
5. 網站設計、架構規劃與公司目前年度行銷案方向一致。
-
13May.1316Jan.2015Aug.13